请勿转载本Lofter内文字,多谢^_^
存文站:www.unrealcity.net

此处仅有故事而已。

【长评荐文3】【周叶】无声戏 by 死者葬仪

完全没有想到到了这时候还能收到长评,真的是……太惊喜也太感动了。

在故事写出来的那一刻就不属于作者本身了,文本永远漂浮在它的自身和读者的目光中间,而作为写下文字的那些人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拥有它们的,而每一个解读都具有同样的光辉。

一直以来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比喻是(忘记了是不是从奥威尔的散文中看来)写作如同持一盏灯笼行走于苍茫的黑夜中,而其全部的意义便是看到遥遥的另一盏灯,知道在个人孤独的彼岸还存有他人,知道我们的悲喜虽然或不能相通,却可在某个层面上相应。

感谢Arboreta让我看到了另一盏灯。 @长乐坡 


PS.确实在写的时候就考虑到比较适合纸面版了,确实是或许Kindle的效果会更好一些……

全职高手周叶粮仓:

欢迎小伙伴们私信投稿长评(字数≥500)来推荐自己喜欢的文哦,周叶only,不拆不逆即可:D


文名&作者:无声戏 by 死者葬仪 @并无实体的城 

类型:娱乐圈paro

篇幅:中篇he完结

文评 from Arboreta  @长乐坡 


Das Königsberger Brücken

 

每一个开始,都只会是一个续篇。而真正写着故事的书,却总是从一半开始翻开。

——辛波斯卡《一见钟情》

 

1.

打开第一章的时候也曾好奇过,在这样一个背景下,叶修会有什么样的执着与信念,而周泽楷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站上与他同样的高度,站在他的身边。

以前辈形象出现的叶神,给人印象是个明白自己所属,能静下心来做事的人。一方面对表演坚持着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的匠心,一方面柔和而极富韧性,可以如水般包容万物,也可以化身锋利的坚冰。因此再怎么攻击他也是白费气力,浸透毒汁的箭也休想射中他。当然,强大与温柔的反差,这也让那些鲜活日常里的细节——纸币玫瑰,念词笑场,或是因为“太过瘾”道歉,都显得特别窝心。

而最初走到镜头前的小周,有些稚拙,身上却具备某种近乎可怕的张力,随时保有抗争反击的可能,也怀抱着尽管稚嫩,却已足够坚定的初心(其实这儿会不自觉想到某次看见的,勇敢地挡在羊群前狂吠的小边牧……真的超可爱)。

 

我想叶神能通过一部剧的试探肯定小周的潜能,绝非仅仅出于天赋的考量。心绪能体现在言行中,感染并带动身边一切的人,其志必然坚如磐石,否则便会被卷到自己掀起的风暴中去。

在这一部分,猛然心惊的是叶修那句“看来我要加把劲”。也许能想象一下,于正上方垂直观看喷发的火山,或是在赛车道大角度转弯时瞟到某个紧紧咬住的影子,那样的震撼,惊悚却又彻彻底底被激起了心气,一咬牙倒是只觉得痛快。

 

不得不说,这是天分与用心两相具备的演员才能产生的化学反应。

在镜头前,锋芒可以暂掩,但光芒却盖不住。并且这样的光源必将互相吸引,就如同生活中“灵魂的知音”相遇。

 

 

2.

 “它们需要完全一样正确地、充满逻辑地、按照顺序地、像人那样思考、希望、追求、行动。”(《演员的自我修养》)

 

戏剧的灵魂是表现与传达。而这两样的媒介并非仅仅是语言。台本的“无声”之处,恰恰是折射表演者本人的一面镜子。

站在镜头前,人格变成了可以象征性拥有并以文字内容控制的实体。这是一把很奇特的双刃剑,它的每一面又分出各自的分刃。有的时候这些实体是掩盖自我意识的面具,这可以让表演很轻松。对于优秀却不够杰出的演员来说是这样,对文中《青春物语》之类容易看得透的本子也是这样。

但有一种电影,有一种演员,他们相遇的时候,甚至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地表达自己。这些表演者“相信”剧本所言——不是将戏与真实混淆产生的错觉,而是像怀有一个理想或坚定着某种信念那样地相信它的存在。他们看着一段对话仿佛是注视着整个人生,他们将自己的经历和思索,悉数付诸台词表达之外广阔无限的空间。

 

《水泥森林》和《山海经卷》两部全文中最重要的戏,都与二人的生活有着精巧的穿插。前者像是故事的引子,而后者可以说是一个交代,同时更像是一种可能性。

剧中老韩在雨中与小周相见是我最喜欢的一幕。在深沉富有张力的情节之外,看到民族复兴的宏大情怀与记忆中玫瑰色的图景重合,爆发出相似的复杂情感,不由觉得,剧中人与剧外人的经历,思想,在这一刻是相通的。也许还有其他的,每一个剧本里的每一幕故事,亦都可以通过这两个独立的人格相结。

 

这着实很难得。用全职文中的话讲,“也许他们两个人是处在另一个高度的”。而在那个高度上,戏间与人间有着隐秘的连接。因此才有“是他也不是他”,才有“现在你也在这里了”。

我想这个职业,于这样的两个人也恰恰适合。

戏里的千般面孔,让他们得以在人的共性(或言本我)层面上进行交流。他们演绎生活里遇见或是未曾遇见的人和属于那些人的一切。那些相似又不相似的爱别离,求不得,却道天凉,亦或想触碰又收回手。

而他们却又在属于万千人的爱恨别离里烙上了自己的ego——“只要你要,只要我有”,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。共鸣反作用于戏剧本身,便成就了一部伟大的作品。

而于演员本人而言,就像是真的携手度过了三生十生。

 

因此,若故事有后续的话,大概他们在这条路上走越远,便越是彼此的唯一吧。

 

 

3.

像诗中所言,“我可以滥情于区区一个墨水瓶之微,就像滥情于星空中巨大无边的寂冷”(《惶然录》);又像叶修对邱非的教导,“每个角色,都承载着操作者的精神在里面”。稍微发散思维一下……万千角色因为一个演员而相通,往往来来的人浸泡在这人世间,或者,同人圈所有的故事也会因为它们书写的角色联系到一起。

共通的情感之于戏剧冲突,如所谓“广袤而复杂的真实生活”之于个体,亦如五花八门的同人作品之于主角初心,是承载着无数岛屿的那片海洋。

 

也可以说,当演员用心投入到一部戏的时候,就像是从属于自己的那座岛上放出一艘小船。也许飘流四方,过尽千帆,也许到视线无法到达之处,却始终带着属于本人的特质。

这无数张假面并非随机漂流。正如佛法里有事成于因缘,也有事成于天质。

只要是他们两个,似乎总会有些东西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。

 

诚然,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,正如灵魂的独立性不可泯灭。然而包裹他们,同样也沟通他们的“生活”亦并非虚无之物——既然他最终步入了那片海水,从潮汐与风浪中寻到的,便尽是那个人的气息。

 

“因为他始终在那里,从来没有离开过,也从来没有改变过。”(全职 章799)

 

 

4. 

文字本身与书中描写的那些电影一样,坚持着一份毫不妥协的精巧。从读者的视角看容易沉得比较深,抬起头来恍如隔世,又有种无法窥其全貌的感觉。

这印象起源于偶然发现中法小节标题并不是单纯翻译,而是相互呼应的独立内容。当时便觉得这也许不是唯一,大约在另外某个视线触及不到的地方,“所有人都忽略了的环节,却有诸多谋划。”(全职 章1697)

 

推荐里的理解多少会片面一点,往雅了说是一千个哈姆雷特,往俗了说,阅读答案跟作者写作时的心思也不见得一样orz……但这篇文着实是能读出很多东西的作品。

虽然没见过纸质版,但感觉这篇是比较适合印刷出来的文,在电子终端上读起来不知道是界面色彩还是分章的问题有点不搭调。比较推荐Kindle的效果。

附我的阅读bgm,与章节有不是很严谨的呼应。


Solitaire

Dark eyes

Romanticism

Chances are...

"Et j'aimerai le bruit du vent dans le blé."

How do you say auf wiedersehen?

Silence

“I'll give you everything i am

“——and everything i want to be.”

Through the life

to be close.

——We've only just begun.



评论 ( 1 )
热度 ( 252 )
  1. 共6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并无实体的城 | Powered by LOFTER